锚定职业航向,赋能未来征程 —— 国际经贸学院第十六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落幕
发稿:张倩云 审核:
孟玲
发布日期:2025-09-30
9月24日下午,国际经贸学院第十六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圆满落幕。此次比赛由国际经贸学院学工科科长王娜主持,国际经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章莉娟、全体辅导员出席,国际经贸学院大三与大一学生集体观赛。最终,赛事评选出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、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6名。
此次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分为成长和就业两个赛道,二者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精准设计,形成了覆盖职业探索全周期的赛事体系。成长赛道面向非毕业年级学生,聚焦“职业认知与潜力培育”,鼓励选手结合专业学习、实践经历,梳理个人特质与职业兴趣,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初步认知框架,核心是帮助学生明确“未来想做什么”“当下需储备什么”;就业赛道则针对毕业年度求职学生,侧重“求职实战与目标适配”,要求选手围绕具体岗位需求,打磨简历、规划求职策略,甚至模拟面试场景,重点解决“如何找到适配工作”“怎样提升求职竞争力”的实际问题。两个赛道相互衔接,既为低年级学生埋下职业规划的种子,也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求职实战的练兵场,全面助力学生明晰职业方向、提升就业能力。

“参赛前,我对‘关务与外贸服务’的认知还停留在课本理论,甚至不确定自己未来工作是否适合这个领域。”2023级选手张静文在赛后分享时坦言。而经过赛事打磨,她不仅梳理出未来五年 “从外贸专员到关务管理师”的清晰路径,更通过职业规划问诊、行业信息调研,深入了解了跨境电商新业态下的岗位需求。这份转变,离不开学院的精心保障——赛事期间,由辅导员、职业生涯规划师及企业HR组成的指导团队,为选手提供 “一对一” 辅导,小到规划书的逻辑框架,大到职业目标的可行性分析,都逐一细致打磨,帮助学生补齐认知短板,找准职业定位。

决赛现场的“职业规划展示+评委问答+现场职业生涯问诊”环节,更是将赛事推向高潮。在职业规划展示中,选手们结合专业特色,呈现了 “跨境电商运营”“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”“外贸合规咨询” 等多元职业方向,既有对行业趋势的精准研判,也有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;评委问答环节,来自企业的资深从业者抛出 “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下的客户流失”“跨境电商选品的核心逻辑是什么” 等实战问题,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与专业积累,让在场观众对 “职业素养” 有了更直观的理解。近3小时的比拼,不仅是实力的较量,更是一场生动的职场启蒙课。国际经贸学院党总支章莉娟表示:“此次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参赛作品质量高,多数作品职业定位精准。结合个人专业优势与行业趋势,逻辑清晰且可行性强,从短期目标到长期规划的路径设计环环相扣,充分体现了选手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。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的成功举办,最终为了搭建一个平台,让学生更早地与职场对话,明确成长方向。”近年来,国际经贸学院始终践行“以生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将职业规划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而此次赛事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—— 通过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,不仅帮助学生厘清职业思路,更打通了 “学校教育”与“职场需求”的衔接通道,让人才培养更贴合行业发展实际。

赛事落幕不是终点,而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新起点。国际经贸学院后续将为获奖选手提供企业实习推荐、长期职业规划跟踪指导等福利,助力他们将规划落地为实践;同时,将优秀选手的规划案例整理成册,融入职业教育课程,让更多学生受益;此外,还将联合外贸、物流、跨境电商等领域的优质企业,开展“职场体验日”“行业导师进校园” 等活动,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、带学生走进企业,让学生在真实职场环境中积累经验、提升竞争力。(文、图/张倩云 审/章莉娟)